植物所科研人員在中國森林土壤碳排放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目前全球氣候變暖仍在加劇,CO2是主要的溫室氣體,森林土壤作為陸地生態系統最大的碳庫而備受關注,精確估算森林土壤碳排放可為評估碳收支提供科學基礎,服務于我國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的實現。
中科院植物所許振柱研究組收集整理568篇已發表的文獻資料,運用數字化軟件WEBPLOTDIGITIZER進行數據提取,構建了目前我國最完整的森林土壤碳排放數據庫,包括土壤碳排放速率及觀測方法、地理信息、林分特征和氣候要素等詳細信息,總樣本量11297條。其中,年尺度數據從139條擴充至634條,月尺度數據從1782條擴充至5003條。研究表明,在全國尺度上,土壤溫度是調控土壤碳排放的主導因子,可以解釋約50%的變化,由此得到其溫度敏感性在2.05–2.17之間。我國森林土壤碳年排放量變動于260–2058 g C m-2 yr-1, 平均852 g C m-2 yr-1。通常在相同的氣候帶內,常綠林碳排放量大于落葉林,闊葉林大于針葉林。值得注意的是,竹林在以往大尺度森林碳排放研究中常被忽略,卻表現出最大的碳排放速率,平均1134 g C m-2 yr-1。該數據庫的建立,對于研究我國乃至全球森林碳循環及其對氣候變化的影響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研究成果于近日在線發表于國際學術期刊Earth System Science Data。植物所已畢業博士研究生孫鴻儒為論文第一作者,賈丙瑞副研究員為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的資助。
文章鏈接:
https://doi.org/10.5194/essd-14-2951-2022
中國森林土壤碳排放數據庫研究地點分布圖
中國森林土壤碳排放速率與5 cm土壤溫度(a)、10 cm土壤溫度(b)指數關系圖
附件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