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科技創新發展中心科技服務網絡介紹
一、基本情況
為了統籌推動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發揮中國科學院科技創新資源集聚優勢,聚焦區域發展中存在科技與經濟結合不緊密的問題,強化網絡建設和集聚效應,整合創新要素,高質量推動科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工作,圍繞區域創新和科技態勢研判、高質量科技項目培育、技術經理人培育、優化孵化服務、推動成果轉化落地等任務,持續深化拓展已有的工作基礎,不斷建設優化科技服務網絡。
二、主要目標
1. 整合利用創新資源,探索互利共贏院地合作模式,著力推動院地合作支撐能力建設
2. 聚焦區域創新發展與科技態勢開展戰略研究
3. 組織實施高密度的科技成果對接活動
4. 支持研究所打造科技服務平臺
5. 加強專業化科技成果轉化人才隊伍建設
6. 加強高質量科技項目的培育與挖掘
7. 著力提升科技成果轉化的網絡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8. 逐步建設成為科學化、多領域、高水平的綜合性科技服務網絡,為我院新時期院地合作工作提供有力支撐
三、網絡建設重點任務
2021年,為推動科技創新發展中心科技服務網絡建設,遴選了相關研究所聚焦相關區域和領域,試點開展科技 服務網絡建設工作。
1. 碳中和碳觀測和核算技術成果轉化重點任務(大氣所)
2. 新能源與電氣科學產業成果轉化模式重點任務(電工所)
3. 新時期稀土產業在蒙發展重點任務(物理所)
4. 科學儀器及傳感器技術高價值專利挖掘及科技合作重點任務(空天院)
5. 元宇宙領域技術挖掘與產業化重點任務(計算所)
6. 生物醫藥熱點行業知識產權運營重點任務(生物物理所)
7. 關于技術經理合伙人模式培育及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重點任務(中科智匯)
8. 生物制造產業開展協同創新重點任務(天津工生所)
9. 雄安新區綠色農業產業成果挖掘與科技創新任務(遺傳發育所)
四、區域重點專項
1. 北京市院地專項任務
2. 河北省院地專項任務
3. 天津市新動能育動能專項任務
4. 內蒙古美麗母親河專項任務
五、重點戰略研究項目
1.新時期院地合作戰略研究
簡介:按照滿足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體現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定位的總體要求,遵照新時期中科院科技合作原則和思路,根據已有工作任務的重要性、成熟度和可行性,本報告共凝練了科學儀器與傳感器、空間科學、信息技術、生命科學、雙碳科技、能源技術等領域的8個重點任務。
重點任務一:科學儀器和傳感器關鍵技術攻關
重點任務二:先進抗感染生物醫藥研制
重點任務三:碳排放監測與核算
重點任務四:數字創意產業關鍵技術應用與轉化
重點任務五:新能源(氫)技術裝備產業化
重點任務六:空間科學高端設備制造
重點任務七:合成生物學技術研發與產業化
重點任務八:雄安新區關鍵領域應用與研發
2.中國-東盟國際科技合作新范式研究
簡介:隨著“一帶一路”倡議深入推進,2020年東盟首次成為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東盟在“一帶一路”倡議中的戰略地位逐步凸顯,研究分析新時期中國-東盟科技合作的新思路和新范式,對于深入落實“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和中國-東盟科技伙伴計劃具有重要意義。本項目從把握中國-東盟科技合作面臨的新形勢與新特征入手,總結梳理中國-東盟科技合作的發展歷程與經驗啟示,分析研判中國科學院參與東盟科技合作的現狀,明確中國-東盟科技合作新范式的核心內涵,以推動創新政策融通化、創新設施共享化、技術貿易市場化、科技金融開放化、科技傳播國際化為主要方向,為新時期進一步推進中國科學院參與東盟國際科技合作提供戰略構想。
3.現代科研院所治理支撐體系研究
附件下載: